<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: 首页 >> 企业频道
中国家庭的困境:明明很爱你,却要打击你

01  

对绝大多数人来讲,“说话”,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,可能很多人一岁不到就会了。

然而我们说出口的话,和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,是一致的吗?

对很多人来说,答案恐怕未必。

就像视频里的这一对老夫妻。

星期一,老两口一起做爆炒花蛤。

老太太一边嫌弃一边指挥着老先生切葱花,料全都备好以后下锅爆炒。

油嗞啦一下飞溅出来,老先生立刻上前接过锅铲护着老太太,结果老太太回过神来,直接挥舞着胳膊把老先生轰走,“走开走开,你能有我炒得好吗?”

老先生只是笑:“你炒得好,你炒得好。”

等到菜上了桌,老太太一脸期待的问:“好吃吗?”

“吃了三十年还是那么好吃。”

“马屁精。”

画面的最后,两个人一桌进餐,气氛温馨又浪漫。

然而这种浪漫,是有脆弱的一面存在的。

它始终取决于故事当中的老先生——

他知道妻子对他的感情,全都在她为他炒了三十年的菜里吗?

就算妻子表面上如何挑剔嫌弃,他也始终毫不怀疑这一点吗?

不管妻子怎么说怎么做,他能永远都用柔软的一面来与她相对吗?

很遗憾。

在我们熟悉的生活中,老太太很常见,老先生很稀有。

  02  

我们表达感情,似乎总是别扭着来的。

要藏着,要掖着,要反着来;要话只说一半,要等对方去猜。

要一边为你炒菜,一边对你挑剔嫌弃轮换着来。

就好像一只蚌,要把柔软的肚腹缩进去,只把壳露在外面,冷冰冰,又硬邦邦。

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言不由衷,有那么多的口是心非,还有那么多的伤感情的刀子嘴。

就算是真心实意对另外一个人好,那好的外面,也是一层硬邦邦。

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。

高三最后的那个学期,我妈说好会回来照顾我,结果工作临时出了点问题,拖了一个月还没有搞定。

我自然是很生气,最后一次打电话,一边满心期盼着她能过来,一边满腹委屈,然后凶巴巴地对她说:“那你就不用来了吧!”

我妈也没有说什么,就那样淡淡的回来了。

回来的第一天,要好的同学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,我随口夸了一句:你爸爸做的西红柿炒鸡蛋真好吃呀。

第二天回家吃晚饭,桌上一盘西红柿炒鸡蛋。

我看了觉得很惊讶,因为我妈从来没做过这道菜。结果去厨房添饭才看到,垃圾桶里全是倒掉的柿子和鸡蛋。

不知道她尝试了多少次。

我突然很想哭,然而添完饭出去看着她,依然没有说什么,只是从此习惯每天上完晚自习回来,给她手里递一杯热牛奶。

现在想起来,那大概是在跟她说“谢谢你”;就像她用西红柿炒鸡蛋,跟我说的“对不起”。

只是我们最终谁也没能真的说出口来。

  03  

能够好好表达,大概是亲密关系里的一种刚需。

然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,都被困在这里——尤其是当你从小就成长在那种从不会好好说话的家庭。

我有个同学就是如此。

小时候爸爸想鼓励她,明明可以来一句:“我相信你祝你考个好成绩”,却一定要说:“别考砸了回来给我丢人啊”。

长大之后过节送花给妈妈,妈妈明明可以说:“这花真漂亮啊!我很喜欢,谢谢你“,却一定要抱怨说:“买这个有什么用啊!你还真会糟蹋钱”。

她知道他们也不是恶意,可他们就是不会直接表达善意。

不仅不会表达,当你对他们报以善意的时候,他们还会背过身去,再轻飘飘的回给你重重一击。

她曾经发誓不会成为这样的人。

然而等到结了婚,有了自己的小孩,某一天她发了烧躺在床上休息,三岁多的女儿想给她倒杯温水结果不小心弄湿了一地,她跳起来脑子一热就抱怨道:

“谁让你管那么多的,现在闯祸了吧?”

女儿当然很委屈,一副快要哭了的表情问:“妈妈你为什么忘了说谢谢你?”

她这才突然意识到,原来自己扮演的,正是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角色。

原来你只要稍微一放松警惕,就会被命运的惯性给带到沟里去。

带到沟里的次数多了,你会逐渐冷却掉那颗拼命想要反抗的心。

你会逐渐适应沟里面的空气,还会麻木的按照既定剧本,重复出演二三十年前父母演过的那一场戏。

这场戏叫做代际传递,也叫做命运。

演戏当然是容易的。

它只需要你去认同角色,去放下自己,然后让下一代随同自己一起去献祭。

只是献祭的人多了,沟会越来越深,让人越来越难爬得出去。

  04  

有的人很幸运,能遇到另外一个人,带着自己走出去。

就像我另外一个女朋友,曾经是比我还要不会表达的那一种——

明明心里舍不得,嘴上却要说谁稀罕你啊;

明明为别人做了很多,却硬是要说我就是一随手你千万不要想太多;

明明想握住对方的手,却非要梗着脖子先递出去一根刺再说。

于是四年分了三次手。

每一次她都付出所有,每一次都让彼此难受。

直到她遇到后来的先生。

有一回我打趣她,你这样硬邦邦的人,是怎么能跟另外一个人长久?

她大笑,说你不知道,他是那种没脸没皮的人,我生气起来喊着要跟他闹离婚,他都会说好啊好啊。不过除了房子以外,我跟法官申请,让他把我也判给你吧。

于是也不好意思再继续折腾什么。

不仅不折腾,她居然也渐渐的软化下来了,就像一粒种子终于破壳而出,长出来小小的柔软叶子。

幸运吗?

当然幸运——不是每一个人,都能遇到能这样接住自己的别扭、并且回报以善意的人。

然而和羡慕她的运气比起来,我更佩服的是她的勇气。

因为你要时刻跟身体里的巨大惯性搏斗,要时刻提醒自己,还要勇敢的交出自己。

唯有如此,真正的改变才有可能降临。

  05  

敢去直接表达感情,其实意味着我们敢去直面和拥抱自己。

口是心非是一层保护的壳,它让我们隐藏起自己。还让我们有一种错觉,以为不敞开,就不会受伤,不暴露,就不会被辜负。

然而它的代价是情绪和感受的自然流动,统统都被阻碍。

因为在我们向对方隐藏之前,我们首先需要自己对自己隐藏起来。

隐藏得太久,壳越来越厚,最终这种身在壳中的安全,会变成真正的绝望和死寂。

而当你第一次鼓起勇气,从熟悉的壳里探出头来,你是会起鸡皮疙瘩的——那是你所有的感受器官在苏醒。

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待得久了,再重新见到明亮和色彩,也会首先感觉不适应。

而你要和这种不适应待在一起,允许它,接受它,然后跨越它。

然后你会发现,原来外面是广阔天地:

你可以盼望,可以欣喜,可以请求,可以感动,你可以真实表达自己。

你还可以接受,毫无负担地只是接受,你可以付出,毫无保留地只是付出。

你可以不因为恐惧而停下向彼此靠近的脚步。

— The End —

  • 阅读:
  • 来源:525心理网